2024 年 03 月 29 日 星期五
新闻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 : 南海网  >  保亭新闻网  >  保亭新闻

保亭扶贫故事| 保亭房管局长邢世荣的扶贫“工作经”

南海网 http://www.hinews.cn 时间:2018-07-03 11:20 来源:南海网 作者:叶俊一

  开篇语:

  国之要也,其地丰腴,其民殷实。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一场惠及几千万人口的扶贫攻坚战役在全国打响。

  精准扶贫,责任重大。位于海南中部五指山南麓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在这场攻坚战中,上下齐心,携手济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征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发人深思的帮扶事迹和脱贫故事;探索出不少有价值、可复制的扶贫开发模式。

  为此,南海网特推出“扶贫路上铿锵行——保亭扶贫故事之系列报道”,派出全媒体记者深入扶贫第一线,以脚下路、眼前景、脑中思、手中笔,忠实记录保亭精准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挖掘可圈可点的“保亭经验”。

  【保亭扶贫故事之系列报道】

  邢世荣和大妹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亚宝(右)正在交流百香果产业的发展。南海网记者叶俊一摄

  保亭房管局长邢世荣的扶贫“工作经”

  如果把扶贫工作当成一道数学题,贫困户的数量是已知条件,如期脱贫和巩固提升是既定目标,那么帮扶责任人的工作就是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计算公式,让目标成为现实。对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局长邢世荣来说,这个计算公式并不是加减乘除的随意组合,他可有着自己的一套扶贫工作经呢!

  邢世荣(右)来到黄边(左)的新家了解情况。南海网记者叶俊一摄

  “转变贫困户思想观念是重点”

  从2016年起,保亭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以下简称保亭房管局)就开始对点帮扶六弓乡大妹村委会,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139人,低保户13户43人。黄边就是这32户贫困户中的一个典型。2016年以前,黄边经常喝酒,三间横梁已经腐烂的瓦房、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对于这些黄边全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本该是家里顶梁柱的他选择了得过且过的自我麻痹。

  当保亭房管局长邢世荣带着帮扶队伍进村走访时,他便从村干部口中得知了黄边的情况,并主动将其纳为自己的帮扶对象之一。“他才40多岁,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只要思想观念转变,就一定能过上新的生活。”邢世荣坚定地说道。

  可要想改变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谈何容易,邢世荣很快就吃到了一个闭门羹——黄边听说扶贫干部要找他谈心,居然提前跑到别处躲着去了。经过多方打听和寻找,邢世荣终于在一片鱼塘前见到了黄边。当邢世荣向黄边讲述来意、询问情况时,黄边要么不回答,要么就用“嗯”、“哦”之类的代替,似乎他根本就不相信这次的帮扶会给自家的生活带来改变一样。

  虽然第一次见面过程曲折且效果不理想,但邢世荣没有放弃,他隔三差五找到黄边聊天拉家常,时机成熟之后,他就带着黄边一起去上夜校、做培训,从其他贫困户的实际例子和专家的授课讲解中进一步转变其思想观念。

  “五指山有一个贫困户,他的条件比我的还要差,可他通过养豪猪脱贫致富了,这对我触动非常大。”黄边说,既然别人能做到,那么自己努点力也可以做到。

  黄边有了脱贫的主动性,邢世荣就适时推出了为其量身定制的脱贫计划——承包鱼塘、养猪、养鸡、危房改造……2018年7月2日,黄边准时从新家来到鱼塘,2万尾鱼苗在他的悉心照料下将逐渐长大,已于2017年脱贫的黄边亦将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黄边给新进的两万尾鱼苗喂完料。南海网记者叶俊一摄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他们看一看”

  黄边的故事让其他帮扶对象看到了改变的希望,但贫穷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大家对于脱贫攻坚这项工作仍然抱有各种各样的怀疑。

  “他们有的担心帮扶只是形式主义,帮着帮着就没有后续;还有的由于没有钱,不敢买种子、买肥料去发展生产。”邢世荣意识到,这样的局面根本无法有效推进工作,为了解决这一个难题,他又该怎么办呢?

  经过深入走访调研,邢世荣和扶贫干部们认为,要想凝聚所有帮扶对象,必须要解决一些大家的共性问题,“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他们看一看。”

  贫困户黄亚影是邢世荣的另一名帮扶对象。在一次聊天中,黄亚影含蓄地向邢世荣表达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原来,虽然政府帮忙建好了新房,但由于面积小,家里人又多,屋内根本没有地方可以摆桌子吃饭,黄亚影就希望邢世荣能够帮助搭建一个铁皮棚,让露天的庭院能够遮风避雨,家人就可以在这里吃饭乘凉。

  黄亚影的情况并不是个例。找到了突破口后,邢世荣就积极发动爱心企业与社会力量,一家房产置业公司捐赠了7.5万元,帮助15户危房改造贫困户搭建了铁皮棚。除此之外,在两年多的帮扶工作中,邢世荣总计发动社会力量、企业和个人出资21.98万元帮助贫困户购买肥料和水泥、打水井、买种苗等。

  “当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被解决,贫困户对于我们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他们也把我们当成了一家人,信任、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每一个行动和计划。”邢世荣已经解开了这道数学题的前两个谜团,他又乘胜追击向着最重要的关卡进发。

  在邢世荣的帮助下,黄亚影(左)家的铁皮棚已搭建好,他现在有了吃饭和乘凉的地方。南海网记者叶俊一摄

  “只有产业带动才能稳定发展”

  “脱贫之后怎样才能防止不返贫?怎样才能让他们生活得越来越好?”邢世荣思考,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便找到了脱贫攻坚这道数学题的关键钥匙。

  2018年7月2日中午时分,阳光照射大地,保亭六弓乡大妹村委会百香果基地内一片绿意盎然,快要成熟的百香果挂在绿色藤条上,不仅惹人垂涎而且带来了丝丝凉爽。邢世荣和大妹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亚宝一边查看百香果的长势,一边向正在采摘的工人了解今年的行情。这个百香果基地所承载的功能与希望就是邢世荣的第三个、也是最为重要的扶贫工作经。

  大妹村委会内的百香果基地。南海网记者叶俊一摄

  时间回到2017年4月,在邢世荣等扶贫干部的说服发动下,包括大妹村委会21户贫困户在内的六弓乡村民,与海南希源生态农业公司签约,正式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黄金百香果种植项目。“在一期阶段,贫困户通过出租土地每亩每年可获得1100元收入,年终还可参与合作社分红,此外还可在基地打零工领取一定工资。”石亚宝说,通过加入合作社,贫困户盘活了闲置土地,也有了就近打工的机会,每年获得的收益非常可观,而且随着后续项目的建设发展,他们还将参与到百香果种植技术培训和百香果深加工等工作中,真正把“百香果”变成稳定的“致富果”。

  除此之外,邢世荣还积极引导贫困户外出就业,截至目前,大妹村委会32户贫困户中有60人外出务工,其中打临工49人,拥有固定工作11人。

  即使“1+1=2”这道数学题当初也难倒了不少人。在担任六弓乡大妹村委会帮扶干部这两年多来,邢世荣常常是早上开车进村扶贫,下午回到单位处理公务,深夜加班、节假日无休早已成为常态。他如同一个孜孜不倦的数学家,用最执着的努力和最踏实的行动摸清致贫原因,找准扶贫工作方法,那道困惑众人多年的贫困难题将在一片片百香果基地内得到最终解答。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保亭7月2日讯 南海网记者叶俊一报道)

  【系列报道】

  扶贫干部羊波:把他乡当故乡 带领村民奔小康

  保亭房管局长邢世荣的扶贫“工作经”

  黄健友:产业扶贫信心足 扶贫扶志用真心

责任编辑:吴立婷
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